三亞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
第五十七場新聞發佈會
時間:2022年9月15日10:00
實錄內容
三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張志群: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三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新聞發佈會(第五十七場)。
今天的發佈會,我們邀請到:
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羅東先生
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專職副書記冉才先生
中央商務區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陳默先生
主要內容是通報三亞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情況,並回答記者朋友們的提問。我們首先有請羅東先生介紹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情況。
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羅東:
各位媒體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繼續向大家通報三亞疫情防控最新情況。
9月13、14日,我市連續兩天無新增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疫情防控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
根據核酸檢測篩查結果,經綜合研判,三亞疫情防控指揮部決定自今天中午12時起,解除全域臨時靜態管理,逐步有序恢復正常生産生活秩序。
解除臨時靜態管理後實行以下管控措施:
一是開放超市、商場、理髮店、餐館等經營場所,餐館不開放堂食;開放室外公共場所,准予快遞、外賣運營;恢復片區內公交車、有軌電車,私家車、計程車、網約車等正常通行。
二是保留社區(村、居)進出卡口,人員憑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掃地點碼、測溫通行,進入各類公共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須持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返崗首日須持24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
三是暫不開放影院、酒吧、KTV、網吧、棋牌室等室內密閉經營場所,暫不開放農貿市場,暫不開放漁業生産;全市不得舉辦線下大型會議、培訓、演出、展覽展銷、廣場舞等聚集性活動;養老院、兒童福利院、監所等實施封閉管理;紅事緩辦、白事簡辦。
四是全市劃分為中心城區(迎賓互通、竹絡嶺隧道以西,馬嶺以東,G98繞城高速以南)、G98繞城高速以北片區、崖州區、海棠區、育才生態區等5個片區進行管理,人員車輛不出三亞、不跨片區;其他市縣人員憑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進入三亞。
9月14日,我市進一步調整高風險區為5個、中風險區14個,其中天涯區2個高風險區、3個中風險區;吉陽區3個高風險區、11個中風險區。高風險區嚴格落實“足不出戶、到府服務”,中風險區嚴格落實“人不出區、錯峰取物”。
在此,再次向全體抗疫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由衷感謝!感謝廣大市民朋友對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的大力支援和積極配合!正是由於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控制住疫情,恢復正常的生産生活秩序。需要著重強調的是,“解封不等於解防”。解除靜態管理後,各經營主體要進一步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開放經營場所要嚴格執行掃碼、戴口罩等防控規定;希望廣大市民朋友繼續配合各項防控措施,做好個人防護,積極參與創建無疫村(社區)、無疫小區,共同守護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按照“實事求是、寧缺毋濫”的原則,經嚴格把關、綜合評定,我市已評出第五批“無疫村(社區)、無疫小區”共64個。截至目前,累計評選179個,其中無疫村55個,無疫社區7個,無疫小區117個。希望獲評的村(社區)、小區加強防控,確保創建標準不降低;未獲評的村(社區)、小區要積極對標對表,鼓勵達到創建標準的村(社區)、小區積極進行申報。
下一步,我市將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圍繞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堅持一手打傘、一手幹活,慎終如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逐步將精力投入到復工復産、全面恢復經濟社會發展上來,以超常規的力度和舉措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任務。同時,完善疫情防控快速響應和處置機制,進一步築牢“外防輸入”防線,引導人員安全有序流動,加強防控資源力量儲備,提高科學精準的防控能力。
通報完畢,謝謝大家!
三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張志群:
謝謝羅東先生。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提問前請先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名稱,並請舉手示意。
人民網記者:從主發佈中,我們了解到,今天中午12時起,三亞解除全域臨時性靜態管理,請問居民的看病就醫政策有何調整?
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專職副書記冉才:
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看病就醫需求,經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研究決定,自9月15日12時起,我市逐步恢復正常醫療服務。
一、各類社會辦醫院、門診部、診所(含中醫、中西醫結合)等醫療機構,經屬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檢查通過後,可恢復正常醫療服務;
二、市人民醫院、市婦幼保健院、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以及各公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繼續正常接診;三亞中心醫院仍為我市新冠病毒感染者定點救治醫院,市中醫院仍為我市隔離點以及“黃碼”患者定點收治醫院;
三、普通市民可通過“健康三亞”或各醫療機構微信公眾號等方式,自行預約掛號。門診就診人員均需查驗健康碼、測量體溫、掃地點碼、詢問流行病學史並提供24小時內1次核酸檢測陰性結果;
四、急危重症患者直接撥打“120”急救電話,無論有無核酸檢測報告,均就近救治、優先搶救;
五、門診病人非必要不陪診,老年、幼兒或行動不便者限1人陪診;住院病人非必要不探視不陪護,確需陪護的,要固定專人並嚴格閉環管理;
六、如出現發熱、幹咳、乏力、嗅覺味覺減退、鼻塞、流涕、咽痛、結膜炎、肌痛、腹瀉等新冠肺炎“十大”症狀,立即到就近發熱門診就診,就醫途中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做好個人防護;
七、所有就診人員需全程正確佩戴醫用口罩或一次性外科口罩。正確做好手衛生,乘梯、候診、繳費、取藥時保持一米以上間距。
“0801”疫情發生以來,全市衛健系統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服務理念,致力於做好各項醫療服務工作。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做好做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提高醫療服務、婦幼健康等衛生健康基礎性工作,努力創造更多看得見、摸得著、體會得到的民生實績,讓新時期衛生健康的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三亞人民。
謝謝大家。
海南廣播電視總臺記者: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安全有序推動經濟恢復和重振逐步成為工作重心。中央商務區在助力企業復工復産方面有哪些舉措?
中央商務區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陳默:
“0801”疫情發生以來,中央商務區貫徹落實海南省委、省政府“一手打傘、一手幹活”的指示精神,有效統籌部署各項疫情防控工作,同時也在緊密謀劃疫情後的經濟恢復和重振安排。接下來,我局將圍繞五大行動計劃,從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政策出臺、企業服務、行政審批五大方面著手,分批依次推出相應的工作指引或實施細則,幫助企業以最快的速度實現復工、復産、復市。具體如下:
第一,創新工作方式“擴招商”行動
強化駐點招商、商協會協同招商、專業招商機構助力招商等多種方式,做好招商項目包裝,加速精準招商步伐。緊盯行業重點企業和項目,制定“一對一”精準投資促進專項方案,加快推動一大批前期儲備的標誌性項目落地。精心謀劃第二屆三亞國際財富管理峰會、第二屆海南國際遊艇設計大賽及新能源遊艇大賽等重要活動,不斷提高園區影響力和知名度。
第二,明確工作指引“穩投資”行動
編制印發《三亞中央商務區疫情防控復工復産的工作指引(試行版)》,以明確的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範指引企業復工復産。壓實企業主體責任,按照“一項目一方案”原則,指導企業制定疫情防控和閉環管理方案。建立復工復産協同機制,全力推動區內工程項目儘快復工復産,為全面確保完成年度固投任務扛起園區擔當。
第三,強勢發佈硬核政策“提信心”行動
園區擬搭建“1+N”立體化政策體系,制定《三亞中央商務區支援企業高品質發展若干政策》,已完成公開徵求意見,下一步將重點圍繞總部經濟、現代商貿、金融、郵輪遊艇、招才引才等方面發佈一系列政策大禮包。從落地獎勵、人才招引、要素保障等方面精準發力,為企業穩信心、提運營。其中,針對總部企業和購置辦公用房實際運營企業最高給予1000萬元獎勵補貼,租賃用房最高給予3年900萬元補貼。
第四,用心紓困惠企“優服務”行動
全面落實好企業首席服務員制度,發揮企業首席服務專員+園區商代表疊加優勢,統籌做好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全鏈條服務。針對園區中小企業和潛力企業開展“保生存、促發展”大走訪,及時掌握企業需求並回應企業訴求。結合“海易兌”惠企政策服務平臺,擴大政策的覆蓋面和知曉度,加快政策的兌現速度,切實為市場主體減負降本。
第五,科學優化流程“減審批”行動
園區已經公佈《三亞中央商務區推進企業復工復産加快審批十條措施》。下一步將不斷優化審批流程,全面推行“不見面”審批、開展“主題式”場景審批、簡化投資建設項目審批流程。不斷提高審批效率,強化服務保障,通過推出“雲審批”“遠端評”“快通道”“雲幫辦”,助力園區項目有力有序復工復産。
三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張志群:
感謝陳默先生。今天的提問環節到此結束,感謝發佈人,感謝各位記者朋友,感謝收看發佈會的網民朋友們和觀眾朋友們。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進展我們也將持續向大家發佈。
今天,我們終於迎來了解除全域臨時靜態管理的好消息,從今天中午12時起,我們摯愛的三亞將按下“重啟鍵”,我們美好的生活將再次燃起“煙火氣”。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廣大市民朋友和全體抗疫工作者們,這座城市,因你們的傾力守護而涅槃重生,也將因你們的關心付出而茁壯發展。讓我們對人潮擁擠説一聲好久不見,對熙熙攘攘道一句國泰民安。我們深知,這一切的來之不易,在此,我還是想提醒廣大市民群眾,解封不解防,我們不僅需要積極配合常態化下疫情防控相關政策要求,還要牢記疫情個人防護“三字經”勤洗手,常開窗;戴口罩,把毒擋;少聚會,不徬徨;緩出行,同舒暢;病魔來,我剛強。
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