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三亞農村居民收入邁上新臺階 消費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準
2021年,三亞市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聚焦海南自貿港三亞新標桿,推行“按季抓、月跟蹤”,在確保經濟穩中有進的同時,多措並舉推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確保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社會發展保持基本同步,呈現較快增長的態勢,農村居民消費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準,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農村居民收入呈現新亮點
(一)農村居民收入首次突破“2萬元大關”。
2021年三亞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413元,絕對值比全省、全國平均水準分別高2337元、1482元,居全省第一位;比上年增加了2024元,增量比全省、全國平均水準分別高227元、224元,居全省第二位。
(二)農村居民增速與全省增速同步,高於全國增速。
2021年三亞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1.0%,增速較去年同期提高3.0個百分點,與全省平均增速持平,居全省第九位,高於全國平均增速0.5個百分點。
圖1 三亞市、海南省、全國2021年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情況
(三)城鄉收入比創近五年新低,城鄉差距進一步縮小。
從城鄉分類來看,2021年三亞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於城鎮居民收入增速2.0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比為2.17,比2020年同期下降0.03,實現近五年來新低,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低於全省(2.22)、全國(2.50)平均水準,三亞城鄉統籌發展不斷深化,共同富裕持續推進。
表1 三亞市2017-2021年城鄉收入比
二、四大項收入全面提升,收入結構更加合理
(一)工資性收入是農村居民增收的主要來源和主動力。
2021年三亞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工資性收入8718元,同比增長13.4%,高於上年4.7個百分點,與2019年相比,兩年平均增長11.0%,在11.0%的增速中貢獻5.6個百分點,貢獻率為50.8%,收入水準佔可支配收入比重42.7%,比重較上年提升0.9個百分點。一方面,三亞相關部門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積極推送崗位資訊,加大就業困難群體的招聘對接頻率,開發更多公益性崗位,2021年共舉辦招聘會86場,初步達成意向7096人,同比增長144.19%。另一方面,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和轉移就業工作不斷推進,積極培育農村電子商務人才,支援特色小鎮和重點項目發展,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南繁育種活動帶動三亞本地6000多人就業,高標準農田建設聘用本地200余人就業,每年財政保障資金1275萬元,轉移就業效果明顯。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639人,同比增長15.34%;農村勞動力參加職業技能培訓15021人,同比增長23.82%。
(二)經營凈收入釋放活力,助推作用增強。
2021年三亞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經營凈收入7958元,同比增長10.8%,高於上年5.8個百分點,與2019年相比,兩年平均增長7.9%,在11.0%的增速中貢獻4.2個百分點,貢獻率為38.4%,收入水準佔可支配收入比重39.0%,比重與上年持平。2021年三亞市大力推動農村區域投資營商環境和政務服務不斷優化,市場主體不斷增加,為經營凈收入增長注入活力。一是農業經營主體自身能力不斷強化,三亞舉辦了“鄉村振興産業發展熱作實用技術培訓”“檳榔黃化防治技術培訓”“植保無人機經營管理培訓”等各類技能培訓班116期,培訓農戶6097人次;引導農戶通過參加專業合作社,彌補生産技術不足、缺少資金等問題。截至2021年11月,全市共有農民專業合作社688家,入社人數共5407人,帶動農民數量6435人,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新增註冊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同比增長3.8%,入社人數同比增長2.6%,帶動農民數量同比增長5.9%。二是康養、民宿及特色文旅産品帶動農村非農經營凈收入不斷增加,以龍海風情小鎮、博後村、梅聯村等為代表的美麗鄉村憑藉夜市經濟、特色民宿吸引大量遊客,帶動當地農村居民非農經營收入不斷提高。
(三)有效盤活資産,財産凈收入釋放潛力。
2021年三亞農村居民每人平均財産凈收入1383元,同比增長7.9%,低於上年6.0個百分點,與2019年相比,兩年平均增長11.8%,在11.0%的增速中貢獻0.5個百分點,貢獻率為5.0%,收入水準佔可支配收入比重6.8%,比重較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2021年,三亞開展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登記工作,對農村土地進行規範化管理,有效盤活了農村居民資産,增加財産凈收入。截至2021年11月,三亞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登記備案495宗,面積19114畝。此外,南繁育種、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重點項目有效帶動了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農村居民的各類分紅以及租金收入不斷增加。
(四)惠民政策落實到位,轉移凈收入穩步提高。
2021年三亞農村居民每人平均轉移凈收入2354元,同比增長5.2%,低於上年6.1個百分點,與2019年相比,兩年平均增長8.2%,在11.0%的增速中貢獻0.6個百分點,貢獻率為5.7%,收入水準佔可支配收入比重11.5%,比重較上年下降0.7個百分點。近年來,三亞在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基本醫療等社會保障覆蓋率的同時,不斷提高基本養老金、失地農民養老金等社會救助的標準,加大農業保險補貼投入,發放生態補償、蔬菜種苗補貼等惠農資金,促進轉移性收入增長。
三、農村居民消費加快恢復
(一)農村居民消費已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準。
2021三亞市農村居民消費支出18094元,比上年增加3248元,同比增長21.9%,增速比上年提高15.8個百分點。消費支出水準與2019年相比,兩年平均增速為13.7%,增速高於2019年0.4個百分點,説明2021年三亞市農村居民消費支出已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準。
(二)八大類消費全面增長。
從增速來看,2021年三亞農村居民八大類消費支出由去年的“六升兩降”恢復為全面增長。
1.教育文化娛樂支出復蘇明顯,增速最快。2021年,三亞農村居民每人平均教育文化娛樂支出1929元,同比增長61.5%,拉動居民生活消費支出增長4.9個百分點,增速在八大類消費支出中排名第一。
2.食品煙酒、衣著及居住三項支出較快增長。2021年,三亞農村居民每人平均食品煙酒支出7234元,同比增長12.6%;每人平均衣著支出612元,同比增長19.2%;每人平均居住支出3837元,同比增長17.6%,分別拉動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支出增長5.4、0.7和3.9個百分點。
3.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務四項支出快速增長。2021年,三亞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987元,同比增長20.8%;每人平均交通通信支出1901元,同比增長31.3%;每人平均醫療保健支出1078元,同比增長38.2%;每人平均其他用品和服務支出516元,同比增長27.8%,分別拉動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支出增長1.1、3.1、2.0和0.8個百分點。
表2 2021年三亞農村居民消費支出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