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互動>線上訪談

政策e解讀|三亞已有21座換電站,更多關於新能源汽車換電內容請看↓↓↓

【字體: 列印列印
2022-12-16 11:09:00 三亞傳媒影視集團

三亞已有21座換電站,更多關於新能源汽車換電內容請看↓↓↓

 

開始:民生問題無小事,為全方位多角度的反映民生,解民生之憂,謀民生之利,由三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主辦、FM104.6天涯之聲承辦的政務公開互動廣播節目《政策e解讀》,正在直播。我是主持人雪嬌,節目首播時間是每週五下午2:00-3:00,重播時間是每週六下午2:00-3:00。今天《政策e解讀》節目採訪到的單位是三亞市科技和工業資訊化局。

2021年5月工信部和國家能源局聯合發文,組織開展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三亞市作為海南省新能源汽車發展I類地區,最終入圍試點城市名單,成為我國綜合類試點城市中唯一一個非省會城市。為高效推動三亞市換電試點城市建設各項工作,依據《工業和資訊化部辦公廳關於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和《海南省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實施方案(2021–2022年)》要求,結合三亞實際情況,2022年10月25日,三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三亞市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建設方案》。

制定《試點建設方案》的指導思想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精神,認真落實《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和《海南省清潔能源汽車發展規劃》要求,試點期內(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社會運營領域先行、輻射帶動私人領域”的原則,穩步開展換電模式應用推廣。結合三亞旅遊資源優勢,探索實踐各類型換電車輛應用場景,打造全國新能源汽車換電示範應用場景樣板工程;基於換電車輛推廣目標,合理規劃全市換電站佈局,構建“充換互補、協同發展”的站樁空間佈局;通過完善市場監管,加強技術創新,導入優質資源,探索模式創新、強化政策保障等多種途徑,實現各類産業要素聚集,不斷優化我市換電産業發展生態。

有關於三亞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的具體情況,我們採訪到了三亞市科技和工業資訊化局工業科工作人員史雪楓。

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具體是指什麼?

史雪楓: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是指通過集中型充電站對大量電池集中儲存、集中充電、統一配送,並在電池配送站內對電動汽車進行電池更換服務或者集電池充電、物流調配以及換電服務於一體的一種新能源汽車補能模式。

2021年三亞市作為海南省新能源汽車發展I類地區,入圍了試點城市名單,成為我國綜合類試點城市中唯一一個非省會城市。三亞成功入圍試點城市名單的原因是什麼?

史雪楓:分析三亞成功入圍試點城市名單,有兩點重要原因:一是海南省是全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前沿高地,是全國第一個提出全面禁燃的省份,同時全省也在積極的推廣換電模式,擁有一定的應用推廣基礎;而三亞是全國知名的旅遊城市,擁有廣泛的示範應用場景,且旅遊城市帶來的“名片示範”宣傳效應顯著,有利於換電模式初期的推廣,在省委省政府和三亞市的正確指導下,三亞市積極申報,經過多輪篩選,最終入圍試點城市名單,成為我國綜合類試點城市中唯一一個非省會城市。

此次出臺的《試點應用建設方案》,試點時間截止到什麼時候?

史雪楓: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

《試點應用建設方案》的主要目標是什麼?

史雪楓:一、換電車輛推廣目標:充分考慮我市汽車總體保有量和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以社會運營領域為突破口,聚焦“公務、巡遊、網約、租賃、物流”等應用場景,打造三亞換電車輛推廣樣板工程,試點期內換電車輛推廣4500輛,其中社會運營領域3500輛,私人領域1000輛。試點期後社會運營領域換電車輛規模優勢逐步凸顯,私人領域對換電車輛認知度大幅提升,具備規模推廣的基礎條件。

二、換電站建設目標:基於三亞城市地理特徵、人口特徵和車流密度特徵,根據全市車輛推廣情況以及交通運力需求,充分考慮主幹交通線路、交通樞紐和全市知名旅遊景點佈局,結合換電運營企業建站計劃,按照“充換互補、車站協同、集約發展、區域聯動”的原則,規劃全市換電站佈局。試點期內換電站建設完成25座,其中2022年建設完成10座,2023年完成15座。通過給予換電站建設用地保障,簡化換電站項目報備流程,將換電站供電管理納入配電網專項規劃,鼓勵優質社會資本參與換電建設運營等途徑,為進入我市的換電運營企業營造良好的公共服務。

三、換電産業發展生態目標:通過積極佈局換電産業下游應用技術體系,鼓勵政企學研開展換電技術聯合攻關,鼓勵對不同換電技術路線進行推廣驗證,積極配合省級部門,加快推動換電車型、換電設備、換電場站建設等方面標準地方、團體標準在我市先行先試;通過助力換電技術應用本地化,為下一階段全域換電模式推廣奠定堅實的基礎;通過研究制定省市平臺聯動的解決方案,加強對換電模式下車輛和換電站的監管,推動換電車輛與換電站互聯互通的監測標準和體系建設,進一步提升全市“充換電一張網”的智慧化、便捷化水準;通過加強省市政策銜接,探索財稅政策與非財稅政策互補的激勵形式,強化換電政策保障支援力度;通過積極引入換電産業鏈相關主體,完善二手車交易、二手電池交易、電池梯次利用、電池儲能工程化等管理規則制度,激發市場活力,推動形成互融共生、合作共贏的産業發展新格局。

目前,三亞的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現狀如何?

史雪楓:截至2022年11月底,換電站累計建成並投運21座。合計配備整包動力電池520余塊,分塊式電池352塊,日均利用率約為30%,初步搭建起全市換電網路體系。其中奧動新能源以市區為中心,在南山、海棠灣和亞龍灣等主要景區建成10座換電站,服務全市換電版巡遊計程車;法電長豐和火亮換電在全市累計建成運營換電站5座,服務全市換電版網約車和物流車;蔚來新能源汽車聚焦To C端市場,在全市建成3座換電站,為蔚來新能源汽車私人車主提供免費換電服務;易易互聯在三亞市機場附近新建3座換電站,主要服務吉利自主品牌車型。

三亞市的換電站項目是由政府統一建設嗎?

史雪楓:不是,市場主導,政府引導。

剛才提到“試點期內換電站建設完成25座,其中2022年建設完成10座,2023年完成15座。”這25座換電站是如何規劃佈局的?

史雪楓:立足三亞市主體功能區、旅遊景點和主幹道路交通體系,充分考慮三亞市人口密度、經濟密度及車流密度因素特徵,統籌全市旅遊資源分佈及未來3-5年交通運力發展情況,合理開展換電站建設選址規劃,力爭兩年試點期完成25座換電站建設目標,規劃一條旅遊景觀與換電特色融合的明星線路。

此次出臺的《試點應用建設方案》中還提到了一個特殊的名詞“電池銀行”,如何解釋?

史雪楓:“電池銀行”是在車電分離模式上發展出來的電池管理業務。在該模式下,用戶換電車輛時無需承擔電池部分的成本,而是採取從電池資産公司租賃的方式隨時租用/更換動力電池,根據電池用電情況來支付相應的費用。動力電池則由電池資産公司統一持有,完成全生命週期運營管理。

電池銀行”的參與主體主要包括:電池企業(或電池租賃公司)、能源供應企業(例如電網公司)、建站的投資方(大多數情況下含當地政府,個別情況下含大型車企),以及其他參與者(如提供車輛,但不獲取即時銷售收入的車企或銷售公司)。電池銀行的核心業務為電池租賃和電池管理,為了實現盈利還需不斷橫向拓展産業鏈,上游參與換電運營,擇機實現換電、電池銀行一體化運營,下游採用合資或投資的方式佈局動力電池回收和梯次再利用,實現後端變現,攤薄電池採購成本。

另外,《試點應用建設方案》的工作任務之一是加強研發創新和技術推廣,健全地方標準體系。對這方面的科研項目有沒有相關政策支援?

史雪楓:一、鼓勵三亞市高等院校、本地註冊換電相關企業、行業第三方研究機構圍繞換電共性技術和適用於我市換電模式發展的專項技術研發開展聯合攻關;對試點期內組織開展換電技術專項課題研發的相關主體,給予不超過課題總研發經費50%的經費支援,單個課題支援金額不超過50萬元,年支援資金總額不超過100萬元。加強三亞換電技術成果輸出。

二、鼓勵三亞市高等院校、本地註冊企業輸出換電技術研究成果。對試點期內取得國家智慧財産權局授權的換電技術專利,根據專利申請類別(外觀設計申請專利、授權/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授權/發明專利專利、授權),分別給予2000元/5000元/10000元現金獎勵;對試點期內成功投錄工程索引類(The Engineering Index)/科學引文索引類(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以及更高水準的學術論文項目團隊,分別給予5000元/10000元(最高10000元)現金獎勵。年獎勵資金總額不超過40萬元。)

文件中提到“加強省市政策銜接,探索財稅政策與非財稅政策互補的激勵形式,強化換電政策保障支援力度,高品質推動換電試點城市建設步伐。”具體事項是如何規定的?

史雪楓: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強化換電試點城市體制機制建設,形成頂層設計指引下的推廣合力;二是給予換電模式推廣獎補政策支援,高品質完成換電試點城市建設的各項工作任務目標。

在強化換電試點城市體制機制建設方面,2022年10月,三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正式印發了《三亞市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推進專班方案》,利用專班工作機制,強化各部門資訊交通溝通機制,落實各部門工作主體職責,形成工作推進合力。專班下設換電車輛示範應用推廣工作組、換電基礎設施規劃管理工作組、換電産業生態建設工作組、換電模式市場運營管理工作組,各組互相配合,形成專業化、可持續的工作機制。

在換電模式推廣獎補政策支援方面,我市除省級新能源汽車推廣和換電站建設補貼支援政策外,對在2022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在海南購買三亞上牌的換電版新能源汽車額外給予6000元的換電補能差價補貼;對2022年9月17日-2023年3月31日購買的換電車輛給予更高額度補能差價補貼(分梯度給予6000-10000元)。此外,在換電技術成果輸出和課題研究等領域還制定了相關的支援政策,具體內容不再詳細論述,可參見《三亞市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建設方案》。

除了剛提到的內容,還對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成功申報重點應用領域的巡遊計程車和中重卡換電示範項目分別一次性給予200萬、400萬獎勵,鼓勵全市符合條件的換電巡遊計程車和中重卡示範應用項目積極申報省級獎勵。

對三亞市在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內通過驗收且接入省級平臺監管的換電站,一次性給予項目設備投資額15%的建設補貼,補貼資金由省市1:1比例配套承擔。2023年換電站補貼標準調整根據省相關政策執行。

民生問題無小事,這裡是正在為您直播的《政策e解讀》節目。我是主持人雪嬌,本節目首播時間是每週五下午2:00-3:00,重播時間是每週六下午2:00-3:00。我們將通過電波搭建為民排憂解難、推進政務公開,成為“老百姓發聲的地方”。你有什麼訴求可以發送微信到我們的微信公眾平臺“三亞廣電天涯之聲”,我們將第一時間為您解答。今天節目就到這裡了,感謝大家收聽,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記者:雪嬌、吳莉莉)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