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e解讀|三亞提出全民健身實施計劃促進多産業融合發展
三亞市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局
開始:民生問題無小事,為全方位多角度的反映民生,解民生之憂,謀民生之利,由三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主辦、FM104.6天涯之聲承辦的政務公開互動廣播節目《政策e解讀》,正在直播。我是主持人雪嬌,節目首播時間是每週五下午2:00-3:00,重播時間是每週六下午2:00-3:00。今天《政策e解讀》節目採訪到的單位是三亞市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局。
全民健身是人民群眾對於美好生活嚮往的品質追求,是實現群眾主動健康的核心力量,是我市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標桿城市、世界級濱海旅遊城市、民生幸福城市的重要內涵。為深入實施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和貫徹海南創建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行動部署,全方位推進全民健身高品質發展,根據國務院《關於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和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海南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2—2025年)的通知》精神,結合三亞市實際,2022年9月25日,三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三亞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2-2025年)》。我們採訪到了三亞市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局群眾體育科科長張仲領。
本次出臺《實施計劃》的時間跨度是從2022年-2025年,到2025年的目標是什麼?
張仲領:以全民健身旅遊化、品牌化為引領,打造一批全國最具辨識度的全民健身旅遊化成果,推動三亞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均等化、融合化、特色化發展,到2025年,基本構建具有三亞特色更高水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每人平均體育場地面積達4.2平方米;
·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比例不少於40%;
·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2.85人;
·市民體質達標率逐年上升,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人數比例不少於94%,中小學生《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優良率高於50%;
·體育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1.5%。
《實施計劃》主要任務包括15項,第一項提到了“增加全民健身場地設施供給”。截至目前,三亞全民健身場所的發展現狀如何?到2025年具體要達到什麼體量?
張仲領:目前,以三亞國際體育産業園為標誌的市級綜合體育運動場順利竣工,三亞灣健身步道投入使用,天涯海角第六屆亞洲沙灘運動會賽場標準化建設正在推進,育才全民健身中心、崖州深海科技城市民健身中心已開工建設,規劃建設的1個市級、4個區級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完成立項。到2025年,新建全民健身活動中心4處、公共體育場2處、體育公園5個、社會足球場12個、農村,全民健身廣場46個、社區多功能運動場14個、百姓健身房8個。推進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FE賽車特色運動小鎮,形成集海空、海上、海底以及沙灘于一體的濱海體育産業與産品集群。
其中提到的規劃建設的區級全民健身活動中心,
分為位於吉陽區全民健身中心,選址:榆亞路紅沙棕櫚灘綠地悅瀾灣西側。
天涯區全民健身中心,選址:海虹路與海田路交匯處鳳凰海鮮廣場對面空地。
海棠區文體多功能中心項目,選址:海棠區龍海村。
崖州梅山大社區健身中心已啟動前期工作。
育才生態區全民健身中心已開工建設。
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是如何運營管理,後續如何提升運營管理?
張仲領:目前三亞市的全民健身場地以屬地管理為主,各區、住建局、綠地所等各有管理,將來要創新全民健身場地設施監管模式,支援公共體育場館社會化、市場化、專業化運營。開展公共體育場館開放服務提升行動,推廣綠色建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加快運用5G等新一代資訊技術改進場館管理和賽事服務。實施社區健身設施夜間“點亮工程”,落實全民健身設施科學配置、日常巡查、更新維護、資訊化管理服務等標準。
《實施計劃》中提到:廣泛開展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張仲領:1.開展三亞市民運動會、社區運動會等群眾賽事活動;
2.積極培育與引入沙灘運動節、帆船家庭周、體育旅遊嘉年華及各類主題賽事活動;
3.推動三亞國際馬拉松提檔升級;
4.打造三亞“三月三”體育旅遊周;
5.籌劃成立全國“三月三”民族傳統體育競技邀請賽;
6.做大三亞亞洲沙灘運動會IP;
7.精心辦好“三亞球王”民間系列爭霸賽。
另外,我市將常態化開展適合兒童、青少年、老年人和殘疾人等群體的體育賽事活動,結合我市地域特點和文化傳統,發展群眾基礎深厚、特色鮮明的全民健身活動。推進全民健身賽事及群眾活動的旅遊化,大力發展各類水上運動、沙灘運動。
其中,主要任務提到:實施賽事活動品牌塑造計劃。目前,三亞賽事品牌有哪些?後續在實施賽事活動品牌塑造上有什麼計劃?
張仲領:目前有國際汽聯電動方程式世界錦標賽三亞分站賽、三亞司南杯大帆船賽、海南三亞國際馬拉松、“三亞球王”民間系列爭霸賽等具有影響力的賽事品牌,同時鼓勵“三大球”、帆船、自行車、賽車等有條件的運動項目舉辦職業賽事。後續將在原有賽事計劃基礎上,增加沙灘馬拉松、海釣等群眾參與度高的運動體驗項目,強化普通遊客的旅遊運動體驗。持續開展全國新年登高、全民健身日、奧林匹剋日等主題示範類賽事活動,精心辦好“三亞球王”系列爭霸賽、村際排球聯賽等傳統賽事。
如何增強體育社會組織發展活力?
張仲領:實施體育社會組織“培根工程”,構建體育總會、單項體育協會、人群體育協會、體育俱樂部、體育社群的組織網路體系。推動區級體育總會全覆蓋,鼓勵體育總會向崖州灣科技城等城市組團延伸、各類體育社會組織下沉行政村(社區)。加大力度培育針對不同人群的體育社會組織,扶持青少年體育俱樂部、老年人體育俱樂部、社區體育俱樂部、體育指導站點等自發性群眾體育組織建設。推動將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納入社區服務體系,培育一批立足基層、服務社區的示範性體育社會組織。鼓勵村村成立健身隊或球隊,引導依法依規進行登記,引導轉化為固定健身組織。
1.實施體育社會組織“培根工程”;
2.提升體育總會指導力、影響力;
3.培育一批立足基層、服務社區的示範性體育社會組織;
4.鼓勵村村成立健身隊或球隊;
5.策劃舉辦首屆三亞市體育社團節。
如何壯大科學健身指導人才隊伍?
張仲領:強化黨建引領,推進三亞體育總會和各單項協會改革,推動體育社會組織規範化、社會化、實體化發展。理順體育總會組織設置與人員構成,充分發揮總會聯結黨委政府與體育社會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提升體育總會指導力、影響力。加大政府購買體育社會組織服務力度,支援體育社會組織為農村、社區、企業、學校、機關等提供體育服務。在社區設立健身活動站點,引導體育社會組織下沉社區組織健身賽事活動。策劃舉辦首屆三亞市體育社團節,促進體育社會組織之間的交流合作,強化對外學習交流。建立體育社會組織考核激勵機制,開展體育社會組織信用評價。推行面向大眾的體育運動水準等級標準及評定體系,將運動項目推廣普及作為單項體育協會的主要評價指標。對隊伍穩定、組織活躍、專業素養高的各類自發性,全民健身社會組織給予場地、教練、培訓、等級評定等支援。
1.每年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不少於120名;(目前,三亞有3391名社會體育指導員。)
2.每個社區至少配備1名社會體育指導員;
3.推出具有三亞特色的全民健身志願服務項目。
如何推動體育産業高品質發展?
張仲領:全面建成三亞國際體育産業園,用好市體育中心等亞沙會場館,引進知名文體IP。做強水上、沙灘、低空三大優勢休閒運動産業,加快推進三亞美亞通航旅遊總部基地、啟迪冰雪小鎮、FE賽車主題公園、亞特蘭蒂斯水世界等重大體育旅遊主題公園建設,完成一灣區一中心建設(海上運動中心),加速體育旅遊創新項目或産品入景區,建成一批具有標誌性的體育旅遊項目與産業集群。加快構建以體育競賽活動為核心,場館設施完善、組織管理協調、媒體傳播廣泛的産業生態系統。推進各級各類培訓基地建設,扶植潛水、帆船、遊艇等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專項運動項目的培訓認證中心,將三亞打造成為旅遊者學習相關體育運動項目技能的重要目的地。完善體育嚮導、專業教練等後備人才培養機制,推出針對各階層體育愛好者的高品質體育教育培訓課程。充分發揮三亞氣候、溫泉、醫療等資源優勢,加快培育體育健身、運動康復、三亞南藥保健、溫泉療養、食療保健等體育康養産業,打造運動康復特色基地。用足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政策紅利,擴大體育用品銷售、生産的種類和規模,引進國外高端專業運動服飾、運動護具、體育用品等體育裝備,推動體育裝備貿易服務業轉型升級。
1.建成一批具有標誌性的體育旅遊項目與産業集群。
2.推進各級各類培訓基地建設;
3.打造一批運動康復特色基地。
文件中還提到:實施體旅融合發展戰略。怎樣融合?到2025年將達到什麼目標?
張仲領:創新發展三亞民族體育運動遊、山地森林特色運動遊、運動康復療養遊等産品體系,促進三亞濱海體育旅遊與腹地山地、康養體育旅遊共融共進。升級體育旅遊景區,形成景區體育旅遊“一地一品”“一地多品”格局。做大系列帆船體育賽事,將帆船賽觀賽和體驗打造成為三亞濱海體育旅遊標誌。持續升級大東海-三亞灣-亞龍灣沙灘休閒基地,積極發展沙灘排球、沙灘足球、沙灘馬拉松等沙灘運動。推動“一心、四線、八點、四基地”低空運動空間佈局,積極發展熱氣球、飛艇、滑翔傘、低空跳傘等空中運動。促進體育旅遊與民俗、康體、培訓、製造、演藝、大數據等的深度融合,塑造多産業融合發展的體系。
到2025年,保持國省兩級體育傳統特色學校數量達50家以上。有序推動體育特色項目學校建立“一條龍”人才培育體系;倡導“運動是良醫”理念。結合基層醫療機構標準化與大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建設推進,跟進佈局智慧健康小屋與社區市民體質監測站,支援在社區醫療衛生機構中設立科學健身門診。
1.大力推進青少年訓練網點建設;
2.全面推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設;
3.積極推動戶外運動進課堂;
4.深入普及中小學校游泳教育。
近幾年,三亞全民健身活動都舉辦過哪些?影響力如何?截至2022年底,全民健身活動的計劃是什麼?
張仲領:近幾年,三亞一直致力於發展體育事業,每年成功舉辦百餘項大型體育賽事和百餘場全民健身體育活動,線下參與人數達近百萬人次,線上報道上千篇,點擊率超百萬次,例如:全民健身系列活動、體育大拜年系列活動、全民健身日、海南三亞馬拉松等。
2022年以來共策劃幾十項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如親水運動季系列、兒童滑步車大賽、工間操大賽、廣場舞大賽、游泳公開賽、跆拳道公開賽等,全民健身賽事活動設置從幼兒、青少年到中老年人;從沙灘、水上運動到戶外運動;從賽事活動到趣味比賽,從城市賽場到農村體育交流。做到全員額、全項目、全覆蓋,真正使全民健身運動擴展到每一人,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促進我市全民健身運動的快速發展。
2021年,總建築面積8.6萬平方米,看臺設置4.5萬個座位的三亞國際體育産業園體育場順利完工,極大地彌補了三亞市綜合性體育場館建設的短板,為全民健身戰略的實施提供了堅強保障,成為新的城市地標。
展望未來,完善的文體設施和閃耀的文化地標將在三亞拔地而起,成為這座城市最亮眼的名片之一。目前三亞市體育中心(體育館、游泳館)正加快建設,市全民健身中心已在統籌推進,接下來,三亞將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配套,不斷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民生問題無小事,這裡是正在為您直播的《政策e解讀》節目。我是主持人雪嬌,本節目首播時間是每週五下午2:00-3:00,重播時間是每週六下午2:00-3:00。我們將通過電波搭建為民排憂解難、推進政務公開,成為“老百姓發聲的地方”。你有什麼訴求可以發送微信到我們的微信公眾平臺“三亞廣電天涯之聲”,我們將第一時間為您解答。今天節目就到這裡了,感謝大家收聽,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記者:雪嬌、吳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