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民委網站發佈《國家民委關於命名第十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的決定》,命名283個地方和單位為第十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三亞市吉陽區博後村入選。此次獲評的第十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命名有效期為5年。
一個個少數民族家庭增收致富、一項項惠民政策讓少數民族同胞感到溫暖……近年來,三亞圍繞“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謀篇佈局,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把促進民族團結作為推進發展、改善民生、促進和諧的現實之需、戰略之策、固本之舉,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和舉措,依法加強民族事務的管理,深入推進民族政策的貫徹落實,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三亞各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發展的民族關係,民族地區和少數民族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水準進一步得到提高。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紮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培育了一批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先進典型。
從曾經無人問津的鹽鹼地,到如今吸睛無數的“網紅”打卡地,博後村的蛻變就是最好的證明。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博後村考察時留下了溫暖億萬農民心窩的深情囑託,這為博後村幹部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注入強大動力。此後,博後村以鄉村振興為抓手,助推少數民族同胞致富奔小康。10年來,博後村幹部群眾齊心協力,大力推動農旅融合,村民開起了民宿、餐廳、超市等産業。簡約風、黎族風、海洋風、中國古風等風格迥異的民宿,滿足不同遊客的喜好,博後村也成為“網紅村”。博後村村民年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從2017年的7000多元增加至如今的20000余元,百姓日子越過越紅火。
擼起袖子加油幹,凝心聚力共畫“同心圓”。如今,三亞少數民族同胞的生活逐漸變好,從北山村到文門村,從玫瑰飄香的博後村到民風淳樸的中廖村,少數民族的村莊面貌發生改變,少數民族家庭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記者張慧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