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由天津貨航B737-800F全貨機執飛、自新加坡始發的HT3818航班滿載10噸貨物順利抵達三亞。記者陳聰聰攝
1月11日,三亞鳳凰國際機場(以下簡稱“鳳凰機場”)迎來入境新政實施後的首個國際貨運航班。當天18時許,由天津貨航B737-800F全貨機執飛、自新加坡始發的HT3818航班滿載10噸貨物順利抵達三亞,該航線的開通標誌著鳳凰機場國際口岸正式恢復運作。
據悉,在三亞市委、市政府的支援指導下,三亞商務、交通等相關職能部門以及三亞交投集團、鳳凰機場、海程邦達等物流企業積極籌備,三亞國際貨運航線在入境新政實施後得以迅速開通,為中新兩國之間架設了一條促進經貿發展的“空中橋梁”。結合市場需求,該航線後續計劃每週執飛2-3班,主要承運跨境電商貨物和免稅品等。
“一直以來,三亞的航空物流業受制于起步晚、基礎弱、配套差等方面原因發展緩慢。島內近70%的免稅品銷售集中在三亞,但到貨進境口岸在三亞卻不足70%,與三亞致力於打造海南自貿港建設標桿的定位存在較大的差距。”三亞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蔡海寶介紹,在新加坡—三亞國際貨運航線開通前,市內各家免稅店的貨品進口均需經過廣州、北京等地轉机後再運抵三亞,整個運輸過程成本高、耗時長、安全風險大,本次航線開通後,可將免稅品的進口時間縮短至3.1小時,在進一步優化三亞免稅品進口物流鏈的同時,與三亞鳳凰國際機場的臨空經濟片區形成聯動發展,有助於優化産業規劃佈局,加快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
據三亞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三亞鳳凰機場國際客運航廈或將於2023年三季度投入使用,將考慮在貨運航線的基礎上開通客運包機,通過底倉帶貨將客運與貨運相結合的模式實現高效聯動的航空運輸機制。
據了解,為滿足國際貨物及海關監管需求,鳳凰機場還新建了國際貨站,總建築面積為7000㎡,庫區配備多种先進機械化設備,貨郵保障能力較原國際貨站提高3倍以上,為國際貨運航班運作提供了堅實保障。2022年11月28日,新國際貨站獲得“海關監管貨物倉儲企業註冊登記證書”,具備了相關運營資質。
三亞鳳凰機場相關負責人表示,後續還將努力推進更多國際貨運航線的開通事宜,計劃在年內陸續開通三亞至東南亞各有關國家的國際貨運航線,增強三亞航空樞紐網路的厚度和廣度,豐富三亞的國際航線網路佈局,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副市長何世剛出席首航儀式。
(記者李少雲)